信息標準是整個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信息標準在全校范圍內為數據庫設計提供類似數據字典的作用,為信息交換、資源共享提供了基礎性條件。信息標準確保信息在采集、處理、交換、傳輸的過程中有統一、科學、規范的分類和描述,能夠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學校信息系統得到協同發展,發揮信息資源的綜合效益。
信息標準的數據集、數據項、國標、教育部標準和行業標準由項目建設人員在信息標準建設時提供并創建到數據共享中心中,同時提供格式為PDF的信息標準文檔。學校標準根據和信息中心老師的溝通,如果已有則維護到數據共享中心中,如沒有則需要向教務處、人事處、科研處、資產設備管理處、學生處、圖書館、招生辦、財務處、后勤、研究生院等等部門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的結果制定學校標準,經學校討論確定后和標準的數據集、數據項、國標、教育部標準、行業標準一起組建成《學校信息標準規范》。
在調研、確定過程中,各部門的參與人員根據自己的權限對信息標準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直至標準被最終確定。
建設內容 | 備注 | |
信息標準管理 | 用語導入、維護、發布信息標準,并隨著項目建設不斷補充完善其內容。 | |
數據標準原則與規范 | ||
參考標準代碼集 | 國家標準 |
為了保證數據錄入規范,便于查找和統計,每個管理子集都對應著相應的標準代碼,代碼標準分國家代碼標準、部委代碼標準、學校代碼標準、以及代碼的定義與說明。 伴隨著參考信息編碼不斷有新版本發布,需要能夠持續改進。 |
部委標準 | ||
校執行標準 | ||
人事信息子集 | ||
校信息子集 | 學生信息子集 |
每個信息子系統包括以下內容:
實際確定的信息子集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伴隨著各類應用的建設與更新同步進行修訂、補充,未來信息子集的制定范圍能涵蓋學校所有業務。 |
教務信息子集 | ||
財務信息子集 | ||
科研信息子集 | ||
圖書信息子集 | ||
辦公信息子集 | ||
資產信息子集 | ||
其他 |